城市更新拉宽我国排水管网修复需求,污水增量倒逼行业加速升级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佚名    分享到:

一、我国排水管网规模持续扩张,为更新修复行业创造广阔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2025-2032年)》,排水管网更新修复是指通过系统性排查、检测与修复技术,对城市污水管、雨水管及合流制管道进行功能恢复和结构强化,以提升排水效率、增强城市韧性并推动污水收集体系提质增效的市政工程。排水管网作为城市“血管”和“生命线”,是城市基础设施和水环境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持续扩大,排水管道建设长度也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我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由43.91万公里增至95.25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7.29%。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完善的排水管网体系,庞大的存量管网为更新修复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地下管网规模扩大,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早期建设的排水管道因设计标准低、材料落后、管理单位更迭等原因,普遍存在破损、渗漏、淤堵等问题。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设计寿命为30—50年,而实际使用寿命往往更短。上世纪80年代前建设的管线已超出使用年限,改革开放后修建的管道也逐步进入老化期,修复需求巨大。

在此背景下,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排水管网更新修复。2021年6月,住建部与发改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排查污水管网和雨污合流管网,加快改造与建设进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修复改造重点针对使用超过50年、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管线。随着早期管网逐步进入修复期,预计未来每年修复规模将持续扩大,并因二次、三次修复需求叠加而不断增长。

排水管网更新修复相关政策(部分)

时间 部门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14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排水管网的修复改造主要针对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管线。
2016年6月 住建部及发改委 “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 ,计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
2016年8月 住建部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 在加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提出要加强对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和改造,优先改造材质落后、漏损严重、影响安全的老旧管网,确保管网漏损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并提出要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进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网运行调度系统、分区计量管理(DMA)手段等维护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管网运行维护水平,降低漏损率。
2016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 “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在新增配套污水管网的同时,提出需改造老旧污水管网及合流制管网共计5.64万公里。
2017年5月 住建部、发改委联合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规划明确建设8000公里以上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等管线集中入廊,解决"马路拉链"问题。要求全面排查超期服役管线,重点改造燃气、供水、排水等老旧管网,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2021年1月 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 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提出我国要持续实施污水收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大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等区域污水收集支线管网和出户管连接建设,补齐“毛细血管”,重点推进城镇污水管网破损修复、老旧管网更新和混接错接改造,循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2021年6月 住建部及发改委 “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 提出我国要持续全面排查污水管网、雨污合流制管网等设施功能及运行状况,加快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
2022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 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加大污水管网排查力度,推动老旧管网修复更新。长江干流沿线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解决市政污水管网混错接问题,黄河干流沿线城市建成区大力推进管网混错接改造,基本消除污水直排。采用先进节能低碳环保技术设备和工艺,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规范开放市场环境。健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行机制,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鼓励技术能力强、运营管理水平高、信誉度良好、有社会责任感的市场主体公平进入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吸引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
2022年3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023年4月 住建部、发改委 关于做好2023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 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升城市韧性,把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排水防涝规划建设项目中;建设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紧抓排水管网新建改造、泵站排涝能力提升、排水通道整治疏通、河湖水系联动蓄排等工程项目,倒排工期,精准调度,加强督导。在重要节点配套建设智能监测、感知设备,提高排水防涝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
2023年7月 发改委等多部门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 提出到2025年,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5万公里。
2024年3月 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 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综合效能显著提升;开展污水收集系统问题排查。各地要按照每5—10年完成一轮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排查滚动摸排的要求,持续推进管网现状评估和修复工作,建立管网长效管理与考核评估机制;加快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加快破损检查井改造与修复,逐步淘汰砖砌污水检查井,新建污水检查井推广使用混凝土现浇或成品检查。全面开展超使用年限、材质落后、问题突出排水设施的更新改造。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保障城市生活污水管网运行维护费用。排水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居住社区内部雨污水管网养护工作委托城市生活污水管网专业化运行维护单位负责;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允许地方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项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三、城市更新行动为管网修复创造巨大市场空间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出台多项配套政策。2025年5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以需求为导向、项目为牵引,推动城市体检评估与设施提升。作为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地下管网改造被列为重点任务。

住建部明确提出,2024年起我国每年将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具体举措包括:

  • A. 持续推进城市“里子”工程,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

  • B. 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测供水、排水、燃气等设施,提升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

  • C. 加强城市内涝治理,2024年完成100个城市、1000个以上易涝点整治,完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构建联排联调管理模式。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未来五年地方管网建设改造规模预计达60万公里,总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2025年5月,财政部也明确将重点支持城市排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改造及“厂网一体”建设。这些政策共同为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领域注入了强劲需求动力。

城市更新相关政策(部分)

时间 部门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23年7月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加强部门协调,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等工作相衔接,同谋划、同选取、同推进,加强政策集成,形成工作合力。
2023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结合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存量片区改造与支持消费新场景发展的硬件功能衔接。
2023年11月 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 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依据城市体检报告,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库,统筹推进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城市更新工作。
2024年3月 国务院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住宅电梯、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城市生命线工程、安防等为重点,分类推进更新改造。
2024年3月 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研究制定城市体检评估标准,完善城市更新相关标准,推进城市设计、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风貌塑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标准化建设。
2024年5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 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加强城市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更新、空间优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信用等重大战略与政策衔接协同。
2024年7月 国务院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落实相关税费优惠减免政策。研究完善城市更新的土地和规划政策,允许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混合。
2024年8月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对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2024年10月 民政部、商务部、中央网信办 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 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危旧房改造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等城市更新工作,同步推进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
2024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强化数据共享,在城市建设、城市更新过程中同步更新房屋建筑的基础信息与安全隐患信息,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功能完备、信息准确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
2025年3月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放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跟踪政府投资建设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大城市更新领域投资,加快释放带动就业效果。
2025年4月 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 各城市要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原则,突出本次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聚焦城市老城区,集中打造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形成样板片区。同时,应与现有支持政策做好统筹衔接,具体项目上不得重复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其他渠道中央资金,防止交叉重复。
2025年5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城市体检评估结果,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建设项目和实施时序,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强化城市设计对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的引导作用,明确房屋、小区、社区、城区、城市等不同尺度的设计管理要求。不断完善适应城市更新的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制度。
2025年7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新建居住区要落实托育服务设施与新建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要求,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要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加快补充托育服务设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四、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对管网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长,我国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给市政排水系统带来较大压力。部分城市早期管网规划不完善,建设标准偏低,雨污错接、管网老化破损等问题突出,既影响河道水质,也加重污水处理厂负荷。

据《2023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0年至2023年,我国污水年排放量从378.69亿立方米增至660.49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4.37%。尽管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已超过90万公里,但人均占有量和管网密度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不断增长的污水排放量对排水管网的数量与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也进一步激发了管网更新修复的紧迫性与市场需求。

数据来源:城乡建设部

五、财政投入持续加大,保障管网修复稳步推进

在资金来源方面,排水管网管理项目主要依赖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经费,属于市政设施管理、水环境治理和内涝整治的刚性支出。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

例如,“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总投资约5644亿元,其中新建污水管网投资2134亿元,老旧管网改造投资494亿元,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投资501亿元。2025年4月,住建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将继续支持城市更新行动,重点投向城市供排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改造及综合管廊建设,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分别给予最高8亿、10亿和12亿元的补助。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我国城市排水管道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从704.5亿元增长至196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77%,体现了财政资金对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部分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13119102973
网址:www.zkpipe.com
扫码微信直接咨询
中科非开挖联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