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顶管基本流程
准备阶段
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仔细研究施工图纸,准确定位始发井和接收井的具体位置,确认好顶进路线、顶管长度、高程等信息,并进行地质探测,掌握施工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信息,同时需要合理设置沉降观测点。另外,需明确各关键岗位人员信息。
编制方案并审批
顶管施工前需编制专项的顶管施工方案,按照要求审批,并做好交底工作。涉及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内容时,需组织专家论证,待方案通过后才可施工。
专项施工方案是保障顶管工程安全施工的基础。顶管方案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人、材、机进场
工人进场前,首先要组织对工人开展安全教育并考核,重点培训顶进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内容。白天和夜班两个施工班组每天要交接好工作。工人进场后,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

人工顶管现场
管材进场要做好验收工作,如果管材不合格,在后期顶进时可能发生管材断裂导致安全事故。管材进场后要堆放在专门场地,堆放牢固。支护材料需相应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规范严格把控。
千斤顶、起重机、液压油泵等机械设备进场前需进行现场验收,起重机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出土小车、吊具等也不应马虎,要查看合格证并实地验收。
合理布置场地
材料堆放区域、土方临时存放区域、汽车吊支设区域、车辆及工人行走路线等按照方案规划实施,同时安排好临时用电线路,为施工做好准备。场地周边搭设硬质围挡(不低于1.8m),如果在车辆经过路段施工,需要在围挡上方设置夜间障碍灯,周围可采取堆放沙袋等防撞措施。
工作井开挖和支护
工作井井口形式大多为圆形或矩形,在开挖前,先施工锁口圈梁,且锁口圈梁要高于周围地坪,起到支护和挡水的作用。待圈梁强度满足要求后,逐层往下开挖。为何选择逐层开挖,是因为大部分的顶管工程工作井为深基坑,如果一次性开挖到底,软弱地质条件下的基坑侧壁容易出现坍塌事故。在开挖到2m深时,井口四周搭设围挡和挡脚板,防止出现高处坠落。
每层开挖完后立即支护,护壁支撑工字钢按要求及时预埋。每层支护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开挖下一层。
若工作井内涉及原有地下管线,先进行人工探挖,做好管线保护和底部支撑,防止挖断原有管线。

工作井内存在有关管线
顶进施工
顶进施工时顶管施工的核心环节,这个阶段容易发生坍塌、中毒、起重伤害、物体打击、坠落等事故。
一般情况下人工掘进一次性可开挖30-50cm,严禁超挖,禁止开挖土洞长时间滞空,随挖随顶,降低坍塌风险。掘进工作面的顶部允许超挖1.5cm,方便管道顶进,但在掘进工作面下方的135°范围内严禁超挖,保证管道外壁和土洞之间紧密贴紧。
顶管开始前,检查液压油泵及千斤顶的运行情况,确保力度保持垂直,缓慢匀速顶进。每顶进50cm,检查顶进路线和标高、观测上部沉降情况,根据观测动态调整保护措施。
管节接缝处理
在此阶段不可因顶进完成便产生松懈心态。混凝土管接口位置一般采取抹防水砂浆或企口位置填充接口材料等措施。玻璃钢等材质的管道接缝一般采用防水涂料压防水纤维布的措施。防水涂料刺激性气味强,施工人员需全程佩戴合格的防毒面罩。
检查井施工
顶进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要在顶管线路两端施工检查井。检查井一般情况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砌等结构形式。两端检查井施工至一定高度后,开始和市政管道进行勾头。完成后浇筑盖板或吊装成品预制盖板。
勾头及回填
回填时要注意四侧均匀、对称并同时回填,防止受力不均挤压管道、管道接口变形。

回填夯实
竣工验收
验收时,参与验收的相关人员需下井检查,该阶段需注意预防高处坠落、中毒、窒息等风险。
顶管施工是目前常见的非开挖施工方式,但较多建筑行业从业者相关施工经验较少。希望以上安全管理要点可以帮助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快速掌握顶管施工阶段各风险源和安全管理措施。
网址:www.zkpipe.com
扫码微信直接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