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银川市抢抓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争取各类中央资金85.65亿元,实施民族街(上海路-铁路专用线)排水管网改造等30个城市地下管网项目。同时,结合国家政策调整,及时补充实施33条道路项目。
为什么要改造?——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
9月9日,在民族街(上海路-铁路专用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内的工人正配合摊铺机进行路面沥青摊铺作业;在天平街(上海路-滨河路)道路及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典农河围堰已经完成,正在实施桥梁桩柱的施工;在上海路(广场东街-凤凰街、中山街-丽景街)道路改造工程中,施工人员正抢抓施工作业“黄金期”,推动项目加速推进;在银川市中北部片区雨水提升泵站及雨水滞蓄空间建设工程现场,稳步推进的建设工作,将为区域应对强降雨,减少内涝隐患提供重要支撑……
看着热火朝天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银川市民族街(上海路-铁路专用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二标段项目经理王刚颇有感触。在他看来,地下纵横的骨干排水管网,是城市内循环中的“主动脉”,负责输送原水、处理后的清水和污水等关键任务,承担起城市供水安全性和整体输水效率的重要作用。“但如今,老旧破损的排水管网早已不堪重负,特别在暴雨天气低洼路段极易出现积水与内涝。”
民族街19号院(原工行家属院)居民王光前告诉记者:“过去我们院由于没有接通市政管网,仅靠小区不大的一个化粪池积蓄污水,每到雨季,院子里异味浓烈,群众对此反应很大。”
在北塔中学旁,已经完成围堰的天平街道路及桥梁工程(上海路-滨河路),也是周边居民最关注的事情,未来这里将再添一座桥,横跨典农河,为周边小区住户以及学生出行提供便利。“每天早中晚上班上学的高峰期,都是大家最为担心和烦恼的时间,交通拥堵频繁发生,能再添一座桥梁,大家出行就方便很多!”看着工程推进速度,居民周建华已经期待通车场景。
在老城区街巷,老旧破损的排水管网无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在住宅、学校、医院周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断头路成为影响城市交通流畅的瓶颈;随着降水量不断增加,排水防涝能力考验着城市的安全运行……
城市要发展,这道“地下难题”必须破解!
服务大民生,城市“舒筋活络”迫在眉睫!
改造的意义
——系统升级的多重效益
不同于普通的项目建设,地下管网的更新改造属于隐蔽工程,难以一次性完成所有管段改造,需要分段、分批逐步开展。同时,工程实施期间,必然对交通出行产生一定影响,如何精心规划、精准筛选、精细确定实施项目,就成为了摆在此次城市更新中的最大考验!
“近期,我们开工的挖掘城市道路项目,主要为哈纳斯中压钢制燃气管道更换、部分新建小区供热接入以及‘庆祥变’‘八一变’电缆线路敷设等项目。另外,还有正在施工的文昌街(学院路-新小线)、银锣巷、上海路(福州街-满城街)3条道路,以及部分排水改造和道路维修改造项目。”采访中,银川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银川市老城区因供热、供水、燃气、电力、排水等地下管线设施老化,普遍存在超年限、超负荷的使用情况。这也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突发爆管等场景,但是应急抢修的频繁发生,不仅占用了城市道路,也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很多不便。
于是,在巩固历年严控“马路拉链”治理成效的基础上,今年结合政府投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及用水、用电、用气、供热等各类地下管线新建、更新改造项目实施计划,银川市通过“规范、联动、优化”等措施,将城市道路建设、维修计划与管线单位挖掘计划有效衔接、合理组织。也就是说,通过有效整合“碎片化”问题,综合施策解决城市道路频繁开挖、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
“一揽子解决多个民生问题,既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初心,也是科学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的核心。”兴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施工前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需改造的路段,工作人员会组织施工方及相关负责人实地踏勘,走访居民了解道路实际情况,进而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尤其是将排水、道路、燃气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改造需求,纳入城市更新工程,同步推进道路升级。
城市防汛排涝方面,银川市中北部片区雨水提升泵站及雨水滞蓄空间建设工程,金凤区中北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调蓄池建设工程,不仅提升该区域应对强降雨的能力,减少内涝隐患,还将通过科学设计调蓄池,增强区域排水的韧性;
断头路打通方面,天平街(上海路-滨河路)道路及桥梁工程建成后,天平街与贺兰山路将形成“十”字形平面交叉,新增跨典农河通道,不仅提高天平街通行效率,促进交通微循环,同时有利于北塔师生上下学出行安全;
民生改善方面,包括民族街在内的排水管网的改造升级,将有效提升北苑小区、牡丹园、高尔夫社区、国际花园、电力小区、正丰花园及新光华等小区居民的生活排水能力,同时为新华百货老大楼、邮政大楼、工会大厦、宁夏展览馆等和星级住宿酒店优化了排水,并覆盖了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银川市第十五中学、银川市第二十小学、银川市第一中学等范围。
解决哪些问题?
——看得见的民生改善
“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污水外溢的问题了!”看着家门口新铺设的沥青道路,丰收巷邮政家属院的陈广军心里格外舒畅。“过去由于管网老化严重,路面时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即便无雨也污水横流,但凡下雨邻居们还得四处找砖头,自己动手‘搭桥’通行。”如今,这样的窘境已通过污水管网升级改造、道路及附属设施提升彻底解决。
采访中,记者看到,项目的实施不仅见之于“速度”与“质量”,更藏着“细节”与“温情”。
“小巷施工空间狭窄,周边居民仍需正常出入,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中科学组织,保障群众基本出行畅通。”丰收巷雨水及污水管网改造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进度动态优化管理,调整摊铺机、压路机的作业工序。项目负责人王健告诉记者,施工团队不仅对材料堆放、车辆进出制定了详细方案,还专门留出便道供群众通行,严格把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碾压工艺及温度控制等关键环节,确保工程高质量推进。
在民族街(上海路-贺兰山路)、上海路(广场东街-凤凰街、中山街-丽景街)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坚持保质保量、科学施工、高效推进的原则,对项目进行详细勘察设计,确保工程方案科学合理。同时,不断加强施工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缩短现场施工时间,“夜间施工,白天还路于民”,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市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
此外,银川市发改委、审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公安等部门还组成了工作协调机制,全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全要素保障,共同推动工程早日投入使用发挥实效。
根据目前施工进展反馈,银川市民族街(上海路-贺兰山路)、上海路(广场东街-凤凰街、中山街-丽景街)道路改造工程预计10月份完工,金凤区背街小巷排水防涝雨污分流改造项目预计9月底完成。
这场从“地下”生长出来的城市更新,不仅把背街小巷的“毛细管网”连上城市“主动脉”,更让民生温度渗透至街巷肌理。
“修路可能会造成暂时的出行不便,但想到以后有条崭新的回家路,也再不用担心积水问题,还是非常期待!”在居民陈广军看来,短暂的不便也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通过新闻,居民黄欣也关注到了最近城市的“大动作”。“除了家门口的民族街,城区还有不少大小街巷正在施工,有的更换更大管径的下水管,有的更新燃气管道,同时对路面进行优化提升。”黄欣说道,民生工程造福的就是百姓民生,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为居民翻新了住房,还是道路工程为群众畅通了回家路,美好生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落地,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在一次次更新中持续改善。
结语
年久老旧的地下管网,急需治理的路面病害,面对这些城市病,银川“面子”“里子”都得要,这才是一座品质城市的内外兼修。
看似平常的城市道路,连接的却是千家万户的生活、商户企业的兴旺。想要真正治理好,不仅需要痛下决心,更要有如烹小鲜的对策。在今年一系列城市道路管网更新项目之前,银川已经用“一夜修一路”的成绩,创造了城市治理的新标准,更在今年的雨季经受了考验,赢得了赞许。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必然伴随“新陈代谢”,城市治理就是让每一个零部件保持健康,为市民生活服务,为城市经济助力。针对部分道路管网陈旧的问题,早一天治理好,就能为银川赢得一天的发展窗口,这考验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显然,以民族街道路管网改造为典型的项目,在最大程度降低交通压力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按期完成工程进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市民负责的态度,更有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在接下来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发挥作用。
在冬季停工期到来前,我们要抓住施工窗口期,用经得住考验的成绩,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让每一个生活在银川的人,都能感觉到城市更新带来的崭新活力。
网址:www.zkpipe.com
扫码微信直接咨询
